0类~9类轴承都是什么?
0类轴承,也就是深沟球轴承,过去用0编码,现在换成了6 这种轴承适合用在精度为E级的普通场合。轴承内径的大小是通过代码中的两位数字来表示的,比如00代表的是1 1 mm,01 代表1 2 mm,以此类推。
代码倒数第三位指的是直径系列,其中1 (旧标准)对应着0(新标准)。
倒数第四位则用来表示轴承的类型,0(旧标准)现在对应的是6 如果代码中有Z1 、Z2 或Z3 ,那就意味着轴承的等级更高了。
2 类轴承是圆柱滚子轴承,以TMB品牌为主。
这个系列的轴承有很多种型号,比如NU型,它的内圈没有挡边,两边都可以脱落;NJ型,内圈一边有挡边,一边可以脱落;还有NUP型,内圈有一边有挡边,可以分离,内圈的挡边还可以单独分离。
N代表外圈没有挡边,两边都可以脱落;NF代表外圈一边有挡边,一边可以脱落;RN则表示没有外圈。
NCL和NCF这两个型号的轴承是满装滚体的,没有保持架。
如果代码中有H,那就说明是铜保持架,如果没有字母,那就是铁保持架。
D级是精密级,比如3 01 6 K/P5 ,它对应的型号是D3 1 8 2 1 1 6 如果代码中有NN,那就表示是两边都可以分离的双排滚子。
3 类轴承是调心滚子轴承,主要以2 2 2 和2 2 3 系列为主。
如果代码中有CA,那就是铜保持架;如果代码中有C,那就是加强型铁保持架。
如果代码中带有/W3 3 ,那意味着外圈带有一条油槽和三个备用油孔。
如果代码中有CK,那说明铁保持架带有锥度,内圈也有锥度,表示为K。
C、CC、CA分别代表铁、钢和铜保持架。
6 类轴承是角接触轴承,通常以7 开头,后面跟着AC、C、B、ATN等字母。
比如7 3 06 AC就是4 6 度角接触轴承,7 02 8 ACM也是4 6 度角接触轴承。
C代表3 6 度角接触轴承,B代表6 6 度角接触轴承。
如果代码中有3 ,那就表示是双排圆球,而且更加厚实。
7 类轴承是圆锥滚子轴承,通常以3 开头。
7 2 、7 3 、7 5 、7 6 这些数字代表不同的型号。
2 7 3 表示内圈比较凸,锥度较大;2 007 1 则是薄型的。
7 8 和7 9 这两个型号比较少见。
8 类轴承是推力及推力角接触球轴承,主要以5 1 和5 2 系列为主。
如果代码中有M,那就表示是H级材料。
5 1 系列的轴承是由内外圈分离组成的,两片外圈中间夹着一片内圈;5 2 系列则是由5 片组成的。
9 类轴承是推力及推力调心滚子轴承,通常以2 9 开头,比如2 9 4 2 0、2 9 4 3 2 这些轴承是三片分离的,而且使用的是铜架。
4 类轴承包括滚针轴承和长圆柱滚子轴承,NA型号的有内圈,RNA型号则没有内圈。
比如4 07 9 (8 )和4 1 07 (长滚针)就是这种类型的轴承。
直线轴承,像LM2 5 UU这样的,以及NK2 0/2 0,也属于滚针轴承。
轴承的Z1和Z3有什么识别的方法
轴承型号后面的Z1 、Z2 和Z3 标记,其实就是在告诉你这个轴承的振动有多“闹腾”:Z1 代表振动小,Z3 代表振动大。简单来说,轴承振动就是它的零件在运转过程中,除了正常该有的动作外,还多了一些不按常理出牌的晃动和变形。
这种晃动可以用两种方式来衡量:一种是振动加速度(单位是dB),另一种是振动速度(单位是um/s)。
对于振动加速度,它也分Z、Z1 、Z2 、Z3 四个等级,Z就是基础水平,后面跟着的数字越大,振动就越大。
不过,大家更常用振动速度来衡量,因为这更能看出轴承的加工水平和它的内在品质。
轴承6201Z1的Z1是什么意思?
轴承的分类体系将Z1 、Z2 和Z3 等级依据振动幅度进行区分。其中,Z1 代表振动幅度最小的级别,而Z2 和Z3 则依次对应更高的振动幅度。
振动现象涉及轴承部件在运作过程中因弹性形变或异常运动而偏离理想位置的情况。
按照行业规范,轴承振动评估通常从加速度和速度两个维度进行,加速度的分级包括Z、Z1 、Z2 和Z3 ,Z级为基准,Z1 至Z3 依次提升。
振动速度的评估则更直接地揭示了轴承的加工精度和质量,因此成为主流的评估手段。
轴承代号由前缀、基本和后缀三部分构成,各自承载着特定的信息:前缀标识轴承类型和结构,基本代号描述尺寸系列和内径,后缀则提供诸如公差等级、材料特性等附加信息。
欲深入了解轴承代号的具体含义,请参考相关文献。
在挑选轴承时,我们不仅需关注尺寸和结构,还应考虑振动水平。
选择恰当振动等级的轴承,能显著增强机械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