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同事说下面这个轴承要内圈外圈同事固定,是双列深沟轴承,我表示不用,不知道各位友友怎么说
此类双列深沟球轴承通常应用于承重要求较高的场合,为确保其正常使用,内圈与外圈必须牢固固定,以防发生滑移导致轴承失效。轴承的外圈和内孔分别是什么配合
轴承的内外配合方式因应用场景而异。一般情况下,轴承的内孔与轴之间会采用过盈配合,即内孔尺寸稍小于轴的尺寸,装配时需要施加压力或外力使其紧密结合。
而轴承外圈则根据需求,可选择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
过渡配合意味着外圈与安装面之间既不太紧也不太松,间隙配合则指外圈与安装面之间存在一定空间,以适应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热胀冷缩等因素。
这种配合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轴承内部的运动形式。
例如,如果内圈需要相对于外圈转动,通常会选择内孔与轴之间为过盈配合,以确保内圈与轴之间有较好的固定性,避免高速旋转时松动。
而外圈的配合形式则取决于是否需要转动,如果外圈不需要转动,则可选择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以提高装配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总之,轴承内外圈的配合方式并非一成不变,需要根据实际使用场景和需求进行调整。
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还能确保其在各种工况下都能稳定运行。
轴承轴向定位时内外圈都要全部定位吗
轴承圈的轴向定位,光靠过盈配合这招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搭配些其他的固定手段。就拿那些不可分离的非定位轴承,比如角接触球轴承来说吧,一个圈得用紧配合(通常是内圈)给牢牢固定住,另一个圈呢,在安装面上就可以随便轴向移动。
而圆柱滚子轴承这类可分离的,内外圈都得固定住。
在机床应用里,工作端的轴承一般是从轴到轴承座传递轴向力来定位主轴的,所以这头得定位,那头(驱动端)就可以自由移动。
轴向定位嘛,锁紧螺母和隔套都是不错的选择。
用锁紧螺母固定过盈配合的内圈时,一般让内圈一侧顶着轴上的挡肩,另一侧用螺母锁住。
要是轴承带锥形孔,直接装在锥形轴颈上,再拧上锁紧螺母就行。
隔套呢,可以夹在轴承圈之间或者轴承圈和别的零件之间,充当轴肩或轴承座肩的角色。
这时候,相关零件的尺寸和形状公差也得跟上。
阶梯轴套是另一种轴向定位的好法子,尤其适合精密轴承配置,比螺纹锁紧螺母精度高,跳动小,常用于超高速主轴,那种地方传统锁紧装置就不够用了。
固定过盈配合的外圈时,一般一侧靠着轴承座挡肩,另一侧用固定端盖锁住。
不过,固定端盖和螺钉可能会让轴承变形,特别是薄壁轴承和轻系列(比如1 9 系列)更容易中招。
用多颗小直径螺钉比三四个大螺钉好,能避免在轴承座孔中形成凸起,减少摩擦力矩、噪音和不稳定预负荷(尤其用角接触球轴承时)。
在设计复杂、空间小、只能用薄壁轴承和少螺钉的主轴时,建议用有限元分析仔细检查变形情况。
同时,轴承座端面和端盖法兰间的轴向间隙也得看看,一般1 0-1 5 μm/1 00mm轴承座孔径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