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轴承是烧坏的原因有哪些
滚动轴承损坏的成因包括:(1 )早期损害状态(非事故性损坏):包括轴承轨道、内外径及滚动体表面的磕碰、划痕、压痕;轴承工作面的磨损;轴承内外径转动时的打滑痕迹;轴承配合面及工作面的腐蚀;滚子端面与挡边表面的摩擦粘结。(2 )后期损害状态(导致停机损失的损害):如轴承承载区表面的疲劳剥落;轴承内圈轴向断裂或碎裂;轴承外圈径向断裂、边缘脱落或碎裂;轴承套圈、滚子变形、滚道压坑;滚动体碎裂;保持架变形、横梁断裂。
(3 )轴承损坏成因剖析:使用轧辊轴承前应精心选择尺寸,并重视安装、配合、润滑、密封及运行维护等环节。
忽视这些,即便轴承本身质量上乘,也易迅速失效。
轴承运行中应持续监控,发现异常立即排查,避免问题恶化至无法识别的阶段,那时轴承损伤严重,故障原因复杂,难以追溯根本原因。
滚动轴承常见的损坏形式有哪些?
轴承在承受旋转负荷时,内圈和外圈的滚道或滚动体表面可能会因滚动疲劳而出现鱼鳞状剥落现象。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例如载荷不合适、安装不良(非直线性)、力矩载荷、异物进入或进水、润滑不良或润滑剂不合适、轴承游隙不当、轴承座不良、轴承座的刚性不均匀或轴的挠度过大,以及生锈、侵蚀点、擦伤和压痕(表面变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检查载荷大小,改善安装方法和密封装置,停机时进行防锈处理,使用适当粘度的润滑剂并改善润滑方法,检查轴和轴承座的精度,以及检查轴承游隙。
剥离损伤状态通常表现为带有轻微磨损的暗面,暗面上有深达5 ~1 0μm的微小裂缝,并有大范围的微小脱落。
这可能是由于润滑剂不合适、异物进入润滑剂内、润滑剂不良导致表面粗糙,或配对滚动零件的表面质量不好造成的。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选择合适的润滑剂、改善密封装置、改善配对滚动零件的表面粗糙度等措施。
卡伤损伤是指由于在接触面的微小烧伤而产生的表面损伤,表现为滑道面和滚道面的圆周方向线状伤痕,以及滚子断面摆线状的伤痕靠近滚子端面的轴环面的卡伤。
这可能是由于过大载荷、过大预压、润滑不良、异物咬入、内圈外圈倾斜、轴的挠度、轴和轴承座的精度问题造成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改善预压、改善轴承游隙、使用油膜性好的润滑剂、改善润滑防震、改善密封装置等措施。
擦伤损伤是指在滚道面和滚动面上,由随滚动的打滑和油膜热裂产生的微小烧伤造成的表面损伤。
这可能是由于高速轻载荷、急加减速、润滑剂不合适或水进入造成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改善预压、改善轴承游隙、使用油膜性好的润滑剂、改善润滑防震、改善密封装置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