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风机轴承解析及罗茨风机间隙调整技巧

引风机是什么轴承

引风机普遍选用的是3 系列调心滚子轴承。
下面是对引风机所用轴承的深入解析:
一、轴承种类 引风机主要依赖3 系列调心滚子轴承。
这种轴承擅长应对较大的径向负荷和部分轴向负荷,同时具备良好的自调心功能,能灵活应对轴与轴承座间位置的变化。

二、轴承型号 引风机中调心滚子轴承的型号通常以“2 ”为前缀,随后是一串特定数字,例如2 2 2 、2 2 3 、2 3 0、2 3 1 、2 4 0、2 4 1 等。
这些数字序列定义了轴承的具体尺寸和构造,便于用户根据实际需要作出选择。

三、轴承功能 在引风机中,轴承的核心职责是支撑和固定叶轮,确保叶轮能够顺畅且高效地旋转。
同时,它还需承受叶轮旋转产生的各类力量和力矩,包括径向力、轴向力以及倾覆力矩等。
因此,选择恰当的轴承对确保引风机的稳定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四、轴承特性
承载力优异:调心滚子轴承能够承受显著的径向和轴向负荷,适用于多种繁杂的工作环境。

调心性能佳:轴承能自动调整内外圈的位置,以适应轴与轴承座间的细微偏差。

运行稳定:轴承的滚动体分布均匀,运行时噪音低、振动小,有助于提升引风机的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引风机普遍采用的3 系列调心滚子轴承以其卓越的承载能力、优良的调心性能和稳定的运行特性,成为确保引风机正常运作的关键部件。

罗茨风机的间隙怎么调整

罗茨风机的基本构造包括机体和两个带有8 字形叶轮的转子,通过同步齿轮驱动转子反向旋转。
叶轮与叶轮之间、叶轮与机体之间的间隙确保了吸气腔和排气腔的隔离,叶轮的旋转推动气体流动,实现鼓风功能。
确保这些间隙符合标准是维修工作的重点,但设备维护资料中仅有间隙的标准值,缺乏具体的调整方法。
1 .士4 5 °调整法对于L4 1 ×4 9 WD-1 型罗茨风机,在2 0℃时,叶轮间、叶轮与机壳及墙板间的理论间隙分别为0.4 -0.5 mm、0.2 -0.3 mm和0.3 -0.4 mm(左墙板间隙需比右墙板大0.05 mm),同步齿轮间隙为0.08 -0.1 6 mm。
调整工作间隙是维修中最关键也最复杂的环节。
研究发现,叶轮在旋转一周中,当压力角与水平线成士4 5 °时,两叶轮间的间隙最为关键,包括两个+4 5 °和两个-4 5 °位置,此时两叶轮的轴向剖面几乎平行,便于判断间隙状态。
正常磨损会使+4 5 °位置的间隙减小,-4 5 °位置增大,磨损严重时会导致叶轮相碰,通常最先发生在+4 5 °位置。
因此,调整时应将+4 5 °位置的间隙适当加大,一般设为-4 5 °位置的2 倍。
另一种方法是直接将-4 5 °位置的间隙调整为0.4 -0.5 mm或更小。
调整后,需重新定位销孔。
叶轮与墙板间的间隙可通过增减3 1 3 轴承端盖处的垫片调整,而叶轮与机壳及同步齿轮间隙则不可调。
维修时应详细记录各间隙的测量数据。
2 .主要部件检修叶轮轴、叶轮和同步齿轮在维护得当的情况下不易损坏,但在超负荷或高温下可能产生难以修复的损伤。
叶轮轴的损伤多发生在与轴承内圈的配合面上,轻微磨损可用电镀修复,严重时需更换轴。
由于轴与叶轮配合紧密,更换时需使用5 0t以上的液压设备,并可能需要制作专用简易龙门架配合液压千斤顶以确保安装精度。
叶轮多为铸铁材质,形状复杂,加工精度高,损坏后难以修复。
常见损伤包括端面轴向磨损、+4 5 °位置径向磨损及裂纹,通常由轴承或齿轮损坏引发。
出现损伤时需立即停机,轻微磨损可继续使用,严重则需成对更换。
同步齿轮的损伤多为齿牙过度磨损导致间隙超标,通常需更换。
3 .其他关键点风机密封胀圈的装配因空间狭窄而困难,可制作专用工具简化操作。
轴承原设计为E级,但使用D级能提升性能,且将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从H7 /js5 改为H7 /k6 可减少跑内圈问题。
更换轴承和密封圈时需拆卸相关管道和墙板,解体至转子可抬出为止,并标记关键部件位置。
装配时需确保各部件到位,避免过紧或敲击变形,并复核间隙。
二、维护L4 1 ×4 9 WD-1 罗茨风机的维护关键在于空气清洁、润滑管理和防超温。
1 .空气清洁及定期巡检空气清洁可采用海绵过滤网,每两个月清理一次,并结合内部清洗。
需每小时巡检,观察温度、压力、电流、油位和泄漏情况,并触摸检查温度。
2 .润滑部位和润滑油润滑系统需确保有效和充足。
齿轮箱夏季用1 00号机械油,冬季用6 8 号机械油,共1 5 kg。
轴承和密封用ZN-3 润滑脂,每处0.2 -0.5 kg。
为方便加注,可设计专用针筒式加油枪。
3 .降温高温季节满负荷运行时易超温,可用水冷却装置降温,效果良好,每年夏季使用约3 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