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轴颈和轴瓦间细是多少
对于圆筒型轴瓦,当轴颈直径超过1 00毫米时,其顶部间隙应为轴颈直径的1 .5 至2 千分之一。而两侧间隙则是顶部间隙的一半。
至于椭圆形轴瓦,其顶部间隙在轴颈直径超过1 00毫米时,应为轴颈直径的1 至1 .5 千分之一,而两侧间隙则占据轴颈直径的1 .5 至2 千分之一。
轴瓦间隙一般规定在多少
轴瓦的适宜间隙标准如下:理想状态下的轴瓦间隙应低于0.1 毫米。若间隙超出此标准,可能造成润滑油流失、发动机性能降低,甚至存在烧瓦的风险。
滑动轴承的径向间隙应介于轴颈直径的1 %至2 %范围内。
对于滚动轴承,外圈与盖板间的间隙通常保持在0.05 至0.1 毫米,并需考虑到轴膨胀所需的适当间隙。
这些规定有助于确保轴瓦与轴承的恰当配合,以及发动机的运行稳定性和性能。
在实际操作中,需依据设备制造商的具体要求和实际运行环境作出相应的调整。
轴瓦与轴颈之间的配合间隙有( )。
轴颈与轴瓦间的配合中存在一定的顶间隙。轴承必须具备适当间隙,以便抵消零件加工及装配误差、热膨胀效应,以及材料吸油吸水导致的膨胀。
同时,这些间隙有助于形成楔形空隙,从而在轴承与轴之间建立润滑油膜,从而延长轴的使用寿命。
缺乏间隙会导致金属部件间摩擦生热,严重时甚至可能烧毁轴瓦。
间隙过大同样会破坏润滑油膜,导致设备振动和噪音。
轴转速提升时,在相同轴颈尺寸下,轴承间隙需相应增大,以应对因摩擦产生的更多热量和膨胀。
轴承合金轴瓦相较于铜瓦,间隙可以更小,得益于其优良的磨合性能。
树脂和尼龙轴承则需要更大的间隙,因其具备较强的吸油吸水特性。
工作温度升高时,间隙也应适当增加,以应对热膨胀。
采用稀油润滑的轴承,其间隙通常比干油润滑的要小,因为稀油能更轻易地渗透到摩擦表面,且承载时间隙过大时容易排出。
此外,若齿轮间无间隙,将导致齿轮干涉、碰撞,进而产生噪音甚至断裂。
齿轮啮合时,一齿轮的齿顶会嵌入另一齿轮的齿根,为避免热膨胀导致的顶死和储存润滑油的空间需求,要求齿根高度高于齿顶。
为此,引入了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其中齿顶高系数ha为ha/m,顶隙系数C为C/m。
通常情况下,标准齿轮的ha为1 ,C为0.2 5 ;而短齿的ha为0.8 ,C为0.3 请注意,C代表顶隙,m代表齿轮的模数。